听新闻
放大镜
意图谱系:断裂、延续与变迁
2021-05-24 14:47:00  来源:检察日报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啻一场爆炸,但其对本土社会、法律等方面的影响是较为有限的。王朝的终结并不等同于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晚清的社会观念、刑事法律依旧深刻影响着民国的法律体系,这种影响在杀人罪的犯罪意图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虽然民国时期的法律体系在犯罪意图上选取了与近代西方相同的“过失-故意”二分法,但在解决实践中的案件时,抽象的概念往往使法官们难以辨析犯罪者的犯罪意图,进而只能借助晚清关于杀人罪的六种层级划分去认定主观上的有责性。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直言:“中国帝制晚期的法律在各个方面都是失败的。”韦伯作出上述论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专制社会的立法概念不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那么民国法律对清代法律的部分延续是否意味着对“现代化”的背离?对于犯罪意图的把握是否应当将抽象概念与具体情境相联结?拉锯于传统的割裂与延续的民国司法实践,背后象征着怎样的法律变迁和社会转型?这些疑问都可以在《意欲何为——清代以来刑事法律中的意图谱系》一书中得到解答。

  该书作者是胡宗琦博士,现为美国普及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士。全书除绪论和结语外,共有六章内容,围绕杀人罪的犯罪意图,由低到高探讨了中国封建时期杀人罪的谱系,并将其与民国时期的犯罪意图和司法实践进行比较。在解析中国传统法律特征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近代中国法制和社会转型的壮阔历史画卷。此外,本书另附有说明清代杀人罪类型和刑罚的附录、索引及参考文献,不仅使非法学专业的读者可以无障碍地阅读本书,而且对于法学研究者来说,精细的索引和详实的参考文献有助于开展深层次的研讨。

  全书主要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古今律法、判例和中外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观点,剖析近代中国的刑事法律犯罪意图谱系。在笔者看来,本书内容有三大亮点。

  第一,律注与判例交汇,不囿于抽象的理论构建。作者实地考察的足迹遍及北京、四川、重庆、台湾等多地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史料。在引用律注佐证观点的同时,列举了相关的历史判例。据笔者统计,仅第一章就列举了25个真实记载的案例,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这些案例不仅生动地阐释了引用的律注和抽象的犯罪意图,也从侧面为读者展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

  第二,法史与法理交织,不只是历史的回顾叙述。本书以杀人罪的犯罪意图为脉络,上启唐宋,下至民国,并以清代和民国为中心,对中国刑事法制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将法的价值、法与社会、犯罪的心理因素等法理问题也一并纳入到思考过程。二者相辅相成,法史使法理更生动具体,法理使法史更精微深奥。

  第三,刑事与民事交叉,不限于刑事的立论视角。本书在第六章将视角转向了民事侵权行为和民刑交叉案件等领域,通过对比清代和民国关于刑事赔偿中责任分配和实现方式的差异,论述了民国时期法律制度的进步之处,也展示出社会正义观的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被收入进由黄宗智教授主编的实践社会科学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强调从历史背景与现实出发,旨在形成一系列适合中国自身历史现实的理论著作,相信会对法律史学、刑法理论甚至社会学的研究均有所启示。

  编辑:陈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