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父亲的原则
2021-09-23 09:24:00  来源:检察日报

  我父亲是一位极其严肃的人,“执着”是他在我眼中最深刻的标签。

  父亲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艰苦的家庭条件和众多的兄弟姐妹使得他从小就边念书边承担起繁重的农务。18岁那年,立志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父亲在一次征兵中入选,背起行囊踏上了北上的隆隆列车……

  后来,父亲不负众望考上军校,成长为一名军官。父亲从青年走到了中年,他训练过新兵、发过无线电报、放映过电影、上过水面舰艇、出过海下过洋。

  十多年前,他转业回到了家乡,依旧以军人严谨清廉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工作。

  兴许是几十年的部队生涯带给他的风格印记,父亲是个极其“讲原则”的人,这于少年时期的我来说,有些不能理解,甚至觉得他古板。可随着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也而立将至,在生活的磨练中也渐渐体悟到,父亲在潜移默化中赠予我最好的传家宝,就是这份执着的“原则”。

  父亲酷爱健走,因此鞋袜消耗总是特别快。而母亲是家中的“装备科长”,一旦发现袜子破损,一定会默默地“更新换代”,这让向来勤俭的父亲觉得可惜。于是父亲“先下手为强”,悄悄将破损不严重的袜子先悉心缝补起来,再“以次充好”地洗净晾晒。母亲哭笑不得,他却一脸严肃地说:“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老祖宗留下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无论何时也不能丢!”

  除了补袜子,父亲还有一个拿手本领——绑背包带。家里有三卷军绿色的背包带,它们就是跟随父亲北上南下的“老战友”。还记得我上学时父亲总是边帮我打包行李边给我讲道理——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学习,既要踏踏实实,又要雷厉风行,要把“背包带”精神牢牢握在手中,系在心上。

  父亲自年轻时便是笔杆子。在他那个年代,父亲靠不计其数的阅读和写作,积累学习了大量素材,也创作了许多作品。父亲在台灯下通宵达旦“爬格子”的背影深深影响着我,而那厚厚的一沓泛黄的剪报本也成为我进入公务员队伍时父亲亲手交给我的一大笔宝贵财富。我明白,这是父亲的心血,更是父亲的期盼。如今父亲时常叮嘱我的一句话便是“学到老,用到老,学无止境”——这是他的学习原则。

  在我们家中,父亲执着的这些“原则”像一块宝石,随着时光的徐徐擦拭,绽放星芒;像一部诗篇,随着阅历的日渐丰盈,壮美如歌;像一把火炬,随着信仰的烈焰熊熊,世代传承。

  编辑:陈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