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无穷:一个誓言,万千行动
2023-04-24 10:38:00  来源:检察日报

  十年前的2012年,由总部位于丹麦的国际非营利组织STEPSINTERNATIONAL推动的非商业项目《为什么贫穷?》拍摄完成,全球同步播出了一系列探讨21世纪贫穷问题的纪录片。这部系列纪录片探讨了全球10亿赤贫人口的过去与未来。

  然而,这部风靡一时的纪录片并没有找到答案。

  2021年,中国香港TVB纪录片《无穷之路》试图为解决贫穷问题找到答案,而答案就清晰地呈现为国家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无穷之路》在全国挑选了十个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案例,分析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每个不同地域的不同扶贫方式,以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细说各地在扶贫脱贫过程中面对的艰难、挫折与困境,凸显了无数人的血汗及努力所取得的成就。

  1.

  2016年5月,新京报《悬崖上的村庄》报道中,孩子们在悬崖上攀爬藤梯的画面,引发轰动与关注。阿土勒尔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垂直于绝壁的17条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最便捷通道,阿土勒尔村也因此被称为“悬崖村”。

  “藤条为路”给村民出行不仅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极不安全。其中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孩子。据《悬崖上的村庄》报道,村里15个孩子在山脚下的学校里上学,平时住在学校里,每个月回家一两次,而每一次回家意味着单程两个小时的攀爬,这还只是天气好时的时间,当遭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孩子们要么花费更长的时间拼尽全力攀爬,要么只能等到雨过天晴再出发。

  藤梯,曾是“悬崖村”的标志,而“悬崖村”的进化,正是从藤梯的消失开始。为解决村民出行、孩子上学的难题,当地政府投入300多万元,他们通过人力搬运120吨的钢管上山,再一级一级地从山底搭建到山顶,建起了一条2556级台阶的“钢梯路”,从山下直达山上。钢梯路由数千根钢管组成,结实、坚固,与悬崖呈60度角,替代了原来几乎和崖壁平行的十余条藤梯。

  报告文学《悬崖村》用大量的篇幅记录了藤梯到钢梯的变化。一开始,当地想通过修建通村路实现“悬崖村”与外界的联系,但经过测算,通村路的费用高达4000万元,当地政府实在难以承担,所以才有了先给“悬崖村”建钢梯的办法。

  与钢梯一并接入悬崖村的,还有国家电网、光缆和4G网络。几乎一夜之间,悬崖村跳出了没有手机信号、柴火烧饭、煤油灯照明的年代,电灯、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电器通过钢梯,逐渐进入了村民的日常。网络的接入,为悬崖村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村里的年轻人通过直播,向外界展示悬崖村现状。为数众多的游客、自媒体人、网红慕名前来打卡,骤然之间,每年来悬崖村的游客达10余万人。

  悬崖村的吸引力,让围绕悬崖村周边的特色旅游项目陆续推进,悬崖村之上的大平台,可以俯瞰原始森林、云海、古里大峡谷、远眺金沙江……

  2020年5月,“悬崖村”84户贫困户344人走下2556级钢梯,离开生活了7代人的地方。他们搬迁到了70公里外的昭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住进了设施齐全的新居,悬崖生活从此结束。搬迁完成后,现有的部分土坯房将改造为客房,配套水冲厕所和洗浴间等,这里将成为一个度假胜地。那个曾经穷山恶水的“悬崖村”如今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度假胜地。

  相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自扶贫战略实施以来,5700多万农村人口住上了安全住房,近1000万贫困群众进行易地搬迁,平均每天有近6000人从大山中搬出来,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扩大近5倍。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成为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2.

  2021年,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连续剧《山海情》“霸屏”。《山海情》的故事发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西海固山区。这里地处黄土高原,山大沟深,交通闭塞,土地贫瘠,降水极少,粮食作物匮乏,生产方式落后……联合国粮食开发署曾将此地确定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穷到七成人都吃不饱饭,穷到兄弟三人只有一条裤子,穷到冬天为了挖山头仅剩的一点茅草填炕取暖而打得头破血流,穷到把女儿嫁出去只为了换一头驴和一口水窖,穷到年轻人在本地看不到出路迫不得已扒火车逃跑。为扭转局面,当地政府制定了“吊庄移民”的政策:把老百姓从山里搬迁到首府银川市近郊的平原地区,原有耕地不变再另外给予相应的土地,就好像将村庄直接“吊”过去一样。

  《山海情》的故事背景落在九十年代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在这片贫瘠荒凉的土地上,一个关于金滩村近三十年来的脱贫攻坚之路徐徐展开。其实早在1983年初,宁夏政府已经开始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永宁、平罗、中宁、中卫四地建立吊庄移民基地,首批从泾原、隆德搬迁的吊庄移民在永宁、平罗扎根,第一批吊庄移民工程先行先试取得成功。此后,宁夏的吊庄移民工程浩浩荡荡地展开,并先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通过吊庄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插花移民等多种形式,先后从南部山区移民100多万人口。

  吊庄移民工程绝非简简单单的移民,而是涉及东西协作、对口扶贫政策,较富裕的福建省对口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提供了人才、技术和资金帮助宁夏脱贫,如今的闽宁镇就是对口扶贫的重大成果——“闽宁镇”这个名字,恰恰体现了无数人的倾情奉献。

  1990年10月,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两县的1000多户百姓,搬迁到首府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建立玉泉营、玉海经济开发区,这是闽宁的前身,他们也是闽宁镇的第一代移民。1997年4月,福建、宁夏两省区负责人共同商定,在此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移民示范区,这个地方被命名为“闽宁村”。2002年2月,以原永宁县闽宁经济开发区设立闽宁镇;2003年7月,玉海经济开发区并入,闽宁镇正式成立。《无穷之路》所展现的,是一个个身怀使命的福建商人,在沙海开发的一次次投入,矢志不移。

  2021年固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截取的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9%,预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达到97%以上;改造农村危房7.8万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实现农村危房全清零、安全饮水全普及。5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62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6.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闽宁对口帮扶成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典范,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山海情》之所以引起太多人的共鸣,是它展现了从贫穷走向富裕的真实场景,它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乡村运作的细枝末节,它也没有回避欺上瞒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诸多现实问题。扶贫脱贫之路艰辛,并非一蹴而就,警惕脱贫之后的返贫,更有漫漫长路要走。

  3.

  《无穷之路》展现了中国扶贫之路的方方面面以及各种形式的探索与试验。

  在贵州,央企华润集团投入1.3亿元,在一处偏僻难行的苗寨建设了300亩的新村,没有搬迁,而是就地改造,老宅翻新,取名“希望小镇”。华润投入了10亿元,这样的希望小镇在全国有12个,显示出国有企业逆市场而行的公益心和责任感。

  四川理塘同样没有搬迁,而是采用互联网+旅游模式,就地开发旅游业,村村通公路通网络。不过,理塘的发展契机来源于“网红丁真”——2020年11月11日,“微笑收藏家·波哥”一条10秒钟的短视频迅速获赞276万,留言及转发达到13万,而这条视频的主人公就是火遍全网的丁真。此后,疯狂涌入当地打卡的人如浪潮一般。在此之前,当地主推的是孔武有力的“康巴汉子”形象,但一直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游客基础吸引了外地人来理塘投资,《无穷之路》中,有一个外地投资者把一栋贫困户的危房改成有藏族风情的精品民宿,每个月给主人5000元租金,帮助他摆脱了贫困;同样成为网红的还有甘孜州的旅游局局长,因为帅气、风度翩翩,长得像周润发而成了网红,他给甘孜州代言,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很多村民都借此挣到钱了。塔公村有141户人,“十一”黄金周给游客牵马,六天时间挣了147万,每户分到一万多。

  广西“最贫穷最偏远”的扎洞村,卢森堡退休警察尼可,2015年退休来中国旅游,无意间发现了扎洞这个美丽的村庄,也发现了扎洞村的贫穷。扎洞村全村100多户,分布在13个屯里,原来种玉米,但种的玉米还不够下山抢劫的猴子吃的。尼可第一次进入村民房子时,说“第一次知道什么是贫穷”。纪录片主持人问他:什么是贫穷?他说: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尼可决心留下来,帮助村民脱贫。

  他作为驻村书记谢万举的洋助理工作,和村民一起干活,给村民买打孔机,也和谢书记一起筹集40万元修路,发展百香果和养蚕产业。有个养蚕户说自己以前要挑三四个小时,现在有人开车来收,20天赚3000多元,一年收入三四万元。

  尼可说自己的快乐来自于助人,除此之外,别无所求。他和谢万举之间语言不通,通过手机翻译软件来交流。主持人问他语言不通怎么工作,他说他是来干活的,不是来开讨论会的……他说欧洲也有贫困问题,欧洲解决贫困的方法是低于最低收入就领取救济金,中国的脱贫工程更加系统和完整,不是光给钱。这些回答字字珠玑,让我们从一个“外人”的角度,理解中国的扶贫脱贫事业。

  谢万举驻村任务结束之后离开了扎洞村,但他每周会与尼可回来一天,继续帮助村民。

  在精准扶贫八年期间,有300万名扶贫书记参与到扶贫攻坚中,其中1800名因为天灾、意外、劳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无穷之路,这是一条让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无贫穷的求索之路,这也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这是一句誓言,也是我们此生与后代万万千千人的行动指南。

  编辑:陈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