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时,漫步在济水之源——济源城西北2公里外的龙潭湖岸,我看见,大海的眼睛,在这里回眸。
一块巨石如出水神龙,昂首东望,在夜幕下更显得神秘、威武。龙石正面,刻的正是“老海眼”这三个鲜红拙朴的大字,在月光下清晰可辨。
月到中秋偏皎洁。秋月下的老海眼并不显老,恰如少女纯净的眼眸,闪着清澈的光。然而,老海眼究竟有多老了,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月亮穿过形象生动的薄云,在暗淡的柳树梢上无声地滑过,在广玉兰黛色花朵一样的树叶间逗留,在枇杷树墨剑似的叶子缝隙间闪烁,最后把她的影子投入黑亮的湖水。柔软的水波把月亮的影子拽长,拽出细细的波纹,在水中微漾着银白的涟漪。
四周的树倒映在湖中,像是怕月亮的倒影太孤单。南边的高层建筑,连同窗户里射出的灯光,一起扑入湖水,让湖水显得更温暖。
一阵桂花的香气不知从什么地方飘过来,冲淡了刚刚割过的青草散发的新鲜气息。蛐蛐的轻柔叫声连成一片,仿佛在催眠。潭边的荷叶下面,扑棱一声,吓人一跳,不知是鱼儿,还是青蛙。偶尔的一两声蛙鸣,感觉有些突兀,但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树影婆娑的小湖边,倒是没有一点违和感。
环湖徒步两三圈,终于等到月亮走到古塔身边。月出东南,塔居西北,需要耐心等待。
龙潭湖水波光粼粼,一旦有了古塔的身影,立刻就有了更多深沉的内涵。独特的文化基因,总是让那一湖水显得非同寻常。而借助于水的灵性,古塔也显得更加纯厚又灵动。正如西湖边有保俶塔,洱海畔有崇圣寺三塔。
龙潭湖西这座古塔,叫延庆寺舍利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建于延庆寺内,塔下埋舍利佛珠,故而得名。又因临龙潭而居,又名龙潭塔。其建于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距今已有986年的历史了。塔为七层密檐砖塔,平面六角形,塔身略向西北自然倾斜,像一个优美的抛物线,巍峨挺拔。
记得去年一场大雪,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即兴堆了一座雪塔,与皑皑白雪中的舍利塔遥遥相望,形神毕肖,鲜活欲出。我不禁感慨:堆出这么惟妙惟肖的龙潭雪塔的人,得多有爱呀!
舍利塔所在的延庆寺,建于公元687年前后,是唐宋时期豫北地区知名的寺院。同样因毗邻龙潭,而得名龙潭寺。随后建成的28米高的龙潭塔,成为寺内的标志性建筑。如今,寺内其他建筑早已不复存在,而龙潭塔依然高耸于龙潭湖边。
延庆寺还有一个被后人推崇的名称——文峰胜地,得名于陈省华一家。公元980年,当时的济源县令陈省华一家人就住在延庆古寺。因陈省华和夫人冯氏教子有方,他们的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皆中进士,为百姓办过不少好事。陈氏后世子孙感念先祖贤德,在延庆寺旁建陈氏祠堂,后人称“四令堂”,里面悬挂着陈省华及其三个儿子的画像。北宋大史学家司马光作《四令祠堂记》,对家教典范陈省华大加褒奖。济源百姓也把“四令堂”作为教育子孙刻苦学习、养德修身的好去处。
文脉悠悠,圆月追随着古塔,在古塔的肩头忽左忽右,忽远忽近,俨然是一对老朋友。
塔影在龙潭湖水中微微晃动,塔尖上不知什么时候长了几丛高草或者是小树,映在湖水里,就像是水草。水边浮萍上惊现一只白色巨龟,首尾腾空,即刻准备跳入深潭。原来是一块龟形奇石,宽阔的龟背上,沐浴着中秋的白月光。
“乱山深处一龙潭,竹削琅轩水泼蓝。更倚云岩构兰若,直疑风物胜江南。”古人眼中的龙潭,比江南还美,难怪陈省华举家迁到这里。
想起距此地百余里的天坛极顶太乙池,清清河水一路向东,潜流至此,忽地从地底喷涌而出,形成龙潭;又从济渎庙涌出,形成北海;既而再潜再伏,横穿黄河,最终注入渤海。这“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的执着,这“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的清冽,都让龙潭这只老海眼变得更加深邃,更加睿智,更加迷人。也难怪,“龙潭夜月”能成为济源人心中的九景之一。毕竟,这里是济水之西源啊!济水清澈,龙潭更清澈,月色更皎洁。人们到这里观赏的,不仅仅有月色,还有月光下,老海眼不老的风华。
今夜,月色溶溶,塔影绰绰,曾经断流多年的老海眼,复见水波微荡。我在这里穿越时空,与古人同赏一轮明月,寻找“胜江南”的感觉。想那陈省华一家,围坐龙潭泉旁,圆月之下,夫妻举案齐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乐融融的温馨,便觉亲情在,月自明;饮清济,难思浊。
又想起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与浪漫,便觉得高远清冷的月光其实离人间并不遥远。忽又记起那年与好友在西湖荡舟,听船老大讲“三潭印月”的情景,像是一道数学题:中秋佳节,划着小船在这里赏月,你会看到33个月亮,那么这33个月亮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水面上一共有3个球形小塔,每个小塔上面有5个小圆孔,里面点上蜡烛,糊上纸,就像是一个圆月。3个塔上一共有15个“月亮”,倒映在水中,便是30个月亮。再加上,天上一轮月,水中一轮月,一共是32个月亮。
那么,为什么说是33个月亮呢?船老大卖了一个关子。
那一个月亮在哪里?在我们各自的心中。
今夜,在龙潭,大海的眼睛里,映出一轮圆月。那是我们心中的月亮。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