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同名风波
2024-05-23 16:32:00  来源:检察日报

  父亲给我取名没费脑筋,也不讲究什么寓意,前面是姓,中间辈分,最后随便选一个字就成了。由此,我的名字“牟伦祥”便叫开了。殊不知在我老家,“牟”姓算得上大姓,不少家长与父亲有类似的想法,故取此名的很多。自从我启用这个名字后,尴尬与麻烦接踵而至。

  6岁那年,我随父亲到村办小学报名读书。时隔两天,老师给父亲捎口信,你孩子同另一个孩子同名了,谁改?一个班有两个学生名字相同,给老师提问阅卷以及同学间称呼带来诸多不便。于是,父亲与另一位家长被约到老师办公室,就改名问题进行“谈判”。

  见面一打听,对方孩子比我大半岁,个儿也高些,但比我后报名。那位家长对父亲说,这名字我先取,理所当然你给自己娃儿改。父亲说,我先报名,后来的要让先。两人僵持不下。老师发话了,别争别争,先到为君后到为臣,我替后来的改个名算了。老师的话如圣旨,他这样一说,两位家长立刻平息了争名风波。小学毕业那位同学升入初中另一班,才恢复原名。

  1984年,我考上招聘乡干部。我们乡党委书记有前瞻性,倡导扶贫先扶智,要求父母让孩子多读书。他在全乡三级干部会上以我为例,你们看,牟伦祥,18岁,年纪轻轻考上乡干部,这就是多读书的好处。那时,政府鼓励农民发展商品经济争当“万元户”。邻村有个与我同名的人,吃得苦,头脑聪明,养长毛兔、栽柑橘、开加工坊,一年收入超万元。乡党委书记在又一次三级干部会上表扬,你们看,牟伦祥多有经济头脑,两年就成了“万元户”,你们要向他学习。众人误会了,把目光齐刷刷投向我,我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有了书记表扬,我一时“名声大噪”,有人找我取经,有人找我买种,有人找我合伙。更有热心的大婶大妈把姑娘带到办公室,缠着要给我说媒。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后还是书记澄清事实后才得以平静下来。

  我爱好写作,工作之余常给地区党报投稿,得到编辑指点进步较快。谁知作者群中,本县也有一个与我同名的人,他在一家企业上班且年龄相仿,宣传部开会时常见面,彼此熟悉。但对编辑来说,区分二人就没那么容易了,寄稿费单时,经常把地址弄错,把他的寄给我,把我的寄给他,令人哭笑不得。

  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那位老兄写了一篇失实报道,造成恶劣影响。县委宣传部年终开总结会时,分管外宣的副部长以为是我写的,把我狠狠批评了一顿。会议结束后我自嘲:谁叫你同名呢,同名就该背黑锅。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依然爱着自己的名字,感谢它陪伴我从青丝走到华发。可是因同名我还当了一回“老赖”,心中窝火不已。

  那天傍晚二姐正做饭,一位农民工找上门来,开口问:“这是牟伦祥的家吗?”“是的,你找他有什么事?”“看把我找得好苦,他欠我的钱,眼看过年了怎么还不给?还躲起来了。”来人气呼呼地大声说道。二姐说:“你找的确定是牟伦祥?”“这个还有假?欠条上有签名。”二姐接过欠条一看,原来欠钱的是一个包工头,她知道又是同名惹的祸,于是慢慢解释道:“我弟是叫牟伦祥,但他在检察院上班,从未搞建筑工程,你找错人了。”对方不信,以为我在房里躲着。二姐说:“我弟有几年没住这里了,这套老房我在住。”不论如何解释,来人反正要钱,大有不拿到钱就不走的意思。

  天色向晚,夜幕笼罩下来。二姐见一时难以说服对方,陡然想起老屋里还有我的照片,她转身取来照片让对方辨认。来人打开手机上的电筒左看右看,最后确认我不是欠钱的人,忙不迭道歉,极度失望而去。后来,二姐跟我谈起这事,我把老赖一顿痛骂,玷污了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美名”。

  因为同名,闹出的“乌龙事件”还不少,有人申请廉租房我遭到举报,有人得到提拔同学要我请客,有人吃官司引来亲友对我关心……我只好一一解释。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和称谓,更是一个人的脸面和品牌。行走大千世界遇上同名,难免产生许多误会和尴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或许就是当下年轻父母翻烂字典也要好好地给孩子取名字的缘故。但是,清者自清,一个人只要加强历练,就算同名中有人败坏了名声,你依然纤尘不染、品性不浊。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编辑:陈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