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东洲检韵】检察官的书架
2024-10-26 10:10:00  来源:

  大家好,我是海门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曹锋。图中的地方是位于检察院办公大楼二层大厅的读书吧,这里供检察干警在工作之余读书“充电”,还会举办一些读书交流活动。我很喜欢这个书吧,也是这里的常客,我感觉,单位里增添了书吧后,人文气息一下子变得浓郁了。我平时读书读的比较随性,也就是有些杂,比如身为“文科生”,我近期却读了《芯片战争》《人体简史》等科普类书籍,当然总体上,读的较多的还是法律类、人文类的书籍。

  关于读书,我有三点粗浅的体会,一是选择好书,图书市场琳琅满目,新书层出不穷,但确实良莠不齐,我们能够读到的,犹如是沧海一粟,可以通过先看书评或者先试着翻阅几页等办法,好好挑一挑,确定对自己胃口后再开启一段精神之旅不迟。二是坚持不为什么而读书,降低一些功利性、短视性期待。当读完一本书,很可能随着时间而淡忘,或者发现它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要知道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只要坚持阅读,我们的精神生长就一定会持续,并以我们看不见的方式。三是认识到读书是一件高效率的苦事,面对快餐文化的诱惑,坚持读书这件苦事,我们会发现,在表现万千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上,没有其他方式比文字表达更广阔、更悠长、更深邃,文字是最高效的表达工具。

  推荐的书

  我推荐的是李勇检察官写的《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践性展开》。这是一本法律学术性书籍,但内容不枯燥,如其书名,书中有丰富的案例。李勇写道,“在此书中,读者诸君会目睹一系列真实案例贯穿始终;会闻到弥漫全书的来自司法实践底层的泥土气息”。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是相对的两派学说,张明楷、黎宏、刘艳红等大家推崇前者,陈兴良、周光权、邓子斌等权威力推后者。结果无价值论是指对行为法益侵害或威胁的结果所作的否定评价,以此作为违法的本质;行为无价值论是指对行为本身的反伦理性或反规范性所作的否定评价,并以此作为违法的本质。本书中,李勇检察官既以结果无价值论推演本土司法实践,又反过来以本土司法实践论证结果无价值论。这本书值得司法实务工作者一读,有利于读者从更高维度理解和认识当下的司法实践。

  编辑:陈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