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诈骗的手段伎俩往往漏洞百出,但却依然有不少人民群众上当受骗。近日,海门区人民检察院依法起诉了一起诈骗案件,被告人施实因犯诈骗罪,被海门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2018年,无业人员施实无意中帮做生意的石诚解决了一个困难,石诚对此感恩在心,对施实以兄弟相称。在一次聊天过程中石诚透露家中有采购红木家具的打算,施实立即称自己认识某红木家具厂的老板,可以以便宜的价格帮其购买到红木家具。石诚对此深信不疑,果断将四千元定金交给施实,委托其购买红木家具。哪知施实根本不认识什么红木家具厂的老板,只是随便吹的牛。
那段时间施实正好在外面欠了钱没有办法还,见石诚对自己很信任,便萌生了在石诚身上搞点钱的想法。施实用另外的手机号码冒充某红木家具厂的王老板联系了石诚,此后当施、石二人见面时,施实又会时不时向石诚提及“王老板”的红木生意,石诚对此毫不怀疑,并和所谓“王老板”在短信、电话中聊得很投机。不久,“王老板”就开始以购买红木原材料的名义向石诚借钱,为打消石诚的顾虑,所有钱款都由石诚通过微信转账转给施实,石诚基于对好兄弟的信任,每次转账都毫不犹豫。
此后,石诚在和施实的聊天中提到某集团的资金解冻事宜,施实又对其称自己有办法可以帮其解冻资金拿取佣金,石诚再次相信了施实,多次向施实微信转账以便其走路子通关系。施实以帮石诚把户口迁回老家、帮石诚女儿找工作等多种理由,陆续编造出三甲医院副院长、公安民警、金融监管局局长等四五个有来头有身份的“角色”,谎称有“路子”可以帮忙解决问题。
从2018年到2021年的三年时间里,石诚先后共向施实微信转账人民币215万余元。直到2021年9月,石诚发现“好兄弟”向其允诺办的事情没有一件是能办成的,才幡然醒悟是自己上当受骗了。
此类诈骗案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利用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熟悉、信任而展开,诈骗手段虽较为单一,但我们身边因这种形式的诈骗而被骗取钱财的大有人在。骗子往往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或以熟人来牵线搭桥,增加信任度。即使被害人心存怀疑,也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哥们义气”,不好意思进一步核实,“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而一步步掉入骗子早已设置好的陷阱中。
本案被告人施实交代,“一开始就是想骗对方试试看,没想到他真的把我当兄弟,钱来得这么容易,我就一直骗下去了”。因施实诈骗数额远超于诈骗罪中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等待他的将是漫长的刑期。
检察官提醒:交友需谨慎。广大群众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应该提高警惕,保持理性,尤其在涉及大额钱财时更需要倍加小心,仔细查问。时刻牢记,天上绝不会掉馅饼,不要把金钱轻易交付于看似熟悉的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