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沈院卫:我是一名司法警察,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2021-01-09 11:16:00  来源:海门检察

  有一种精神叫坚守,从军人到司法警察,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有一种精神叫奉献,带着军人的血液履行一名人民司法警察的光荣职责,用行动诠释初心与使命。在海门检察院工作六年多来,他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刚刚在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践行训词精神,勇担职责使命”履职演说会上获得一等奖的海门区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沈院卫。

  当“向往”遇见“平淡”,找准角色定好位

  2014年,沈院卫从部队转业到检察院工作,穿上警服,一种和军人同样的神圣感,让他感到充实与自豪。可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法警工作无非就是站岗执勤,送达法律文书,看管犯罪嫌疑人,仅此而已。原本的那份职业神圣感一落千丈,他迷茫焦躁、无奈彷徨。

  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警队伍主动转换观念,围绕检察工作大局,深化与业务部门的协作,配合公益诉讼提取证据、保护员额检察官出庭公诉、开展询问和补充侦查工作时的警务安全和人身安全……法警保障职能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少数涉黑恶案件犯罪嫌疑人家属多次到办案中心闹事,沈院卫作为案件安保负责人,提前研判、排查隐患、高度戒备,对检察官接访、提审、出庭等环节进行全方位保障,为检察官办案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沈院卫说,“我是检察机关的一颗螺丝钉、一枚齿轮,在转动中与不同的零件紧密配合,为了公平与安全,我时刻准备着。”

  当“职责”遇见“亲情”,坚守岗位履好职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沈院卫是优秀的,是令人称道的。但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他又太不“称职”,留下很多遗憾。

  三年前,沈院卫的父亲胃部大出血昏迷不醒,需要立马做手术。当时,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执勤的沈院卫正在接待控申窗口的来访群众,那一天,人特别多,他忙着接访,忙着解释,忙着联系承办人,一次又一次挂掉了母亲的来电。当沈院卫送走最后一名群众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被推进手术室,他蹲在手术室门口,看着幼儿园老师发来的自己孩子孤零零坐在楼梯口,没人接的照片,眼泪一下充满了眼眶。

  父亲对他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他说:“我的事是小事,你单位的事都是大事。你曾经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穿上绿军装、站岗执勤、保卫国家。如今是一名司法警察,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初心不能丢!”

  沈院卫说,“我承认,有支撑不住的劳累,有对父母和妻儿的亏欠,但我从来没有后悔,也从来没有停止跋涉的脚步。一身警服穿在身,职责重任担在心!”

  当“信念”遇见“疫情”,不获全胜不收兵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爆发,年初六,海门出现首例病例,海门检察院机关党委号召检察人员志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沈院卫第一时间报了名,义无反顾地冲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单位领导知道他爱人在乡镇学校教书,只有周末才回城里,沈院卫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父母,劝他少轮一些班,让其他同志代一下,沈院卫拒绝了。他说:“队里警力紧张,像我一样有困难的同志还有很多,我没问题,能克服!”

  在随后的两个月里,沈院卫先后赴区镇、火车站等重点区域支援疫情防控,走访排查重点人员居家隔离19户,制作、分发、张贴宣传用品10000余份,化解多次矛盾和冲突。疫情稳定后,又带队赴安徽等地集中接运返海务工人员,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我是一名司法警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疫情责无旁贷,必须冲锋在前!”

  2021年1月10日,是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也是沈院卫40岁的生日,他说“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责任,将我的生命血脉与训词精神紧紧连在一起,永远不会分开。”

  编辑:张春燕